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课程代码:TMP5703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
总学分:1.0 总学时:16
编写年月:2022年1月 修订年月:2024年4月
执笔人:姚琨、王孝武 课程负责人:姚琨、王孝武 专业负责人:余应新
一、 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
1. 课程简介
人类的健康需要适宜的物理环境,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是从物理学角度探讨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的研究包括环境污染机理、检测和控制方法。本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噪声、电磁辐射的监测评估方法及工程控制方法。
2. 教学目标
2.1掌握物理性污染的噪声和电磁辐射的基本监测方法和原理,熟练监测仪器使用。
2.2 能够利用本课程所学习内容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或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3. 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掌握物理性污染的噪声和电磁辐射的基本监测方法和原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1、4.2、4.3;熟练监测仪器使用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5.1、5.2。
能够利用本课程所学习内容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或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3、5.1、5.2。
4.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国家情怀、民族和时代精神,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树立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和地方环保事业贡献的远大抱负。
二、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 实践教学内容和课内学时分配表
项目 |
教 学 内 容 |
学生学习任务 |
场 地 |
课内学时 |
实验教学 |
交通噪声测量与评估 |
对大学城中环线某段交通噪声,进行实际测量并评估 |
室外 |
4 |
区域环境噪声质量评估 |
用GIS对大学城生活西区进行监测布点,并现场进行噪声测量,再用GIS处理数据和评估 |
室外 |
6 |
噪声频谱分析及隔声实验 |
使用频谱仪对噪声进行监测,使用隔声罩进行隔声实验,并计算各项隔声参数。 |
实验室 |
4 |
手机电磁辐射评估 |
对手机进行电磁辐射测量,并进行安全评估 |
实验室 |
2 |
合计 |
|
|
|
16 |
三、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物理性污染控制
后续课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
四、 课程教学方法
堂上授课讲授实验原理及方法,现场指导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指导实验内容的流程及要求,具体安排如下:
(一)交通噪声测量及评估
教学目标或要求:
(1)了解声级计各个设定;
(2)理解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估方法;
(3)掌握声级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交通噪声的评估方法。
本实验为野外采样,现场演示仪器使用方法,并现场监督使用。分组分批进行,各组需在老师监督下完成仪器调校及口述使用方法后方可开始采样,采样全过程中老师需在现场进行技术及安全监督。采样后数据处理,老师提供处理数据的参考视频。
(二)区域噪声环境评估
教学目标或要求:
(1)了解区域噪声环境评估的相关质量标准;
(2)理解区域噪声环境评估的基本程序及方法;
(3)掌握声级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区域噪声环境的评估方法。
本实验为室内布点、野外采样,需室内完成布点,导入手机后,再到现场采样,采样完成后室内完成数据处理。现场演示GS软件使用方法,并现场监督使用。分组分批进行,各组需在老师监督下完成仪器调校及口述使用方法后方可开始采样,采样全过程中老师需在现场进行技术及安全监督。采样后数据处理,老师提供处理数据的参考视频。
(三)噪声频谱分析及隔声
教学目标或要求:
掌握频谱仪的使用方法、隔声设备的隔声效果评估方法。
本实验为室内采样,现场演示仪器使用方法,将各组分配到各个不同空间,减少交互影响,各组需在老师监督下完成仪器调校及口述使用方法后方可开始采样,采样全过程中老师需在现场进行技术及安全监督。采样后数据,老师提供处理数据的参考视频。
(四)手机电磁辐射测量与评估
教学目标或要求:
(1)了解电磁辐射仪计各个设定;
(2)理解电磁辐射环境的评估方法;
(3)掌握电磁辐射仪的正确使用方法、手机电磁辐射的评估方法。
本实验为室内采样,现场演示仪器使用方法,将各组分配到各个不同空间,减少交互影响,各组需在老师监督下完成仪器调校及口述使用方法后方可开始采样,采样全过程中老师需在现场进行技术及安全监督。采样后数据,老师提供处理数据的参考视频。
五、 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杜翠风编,《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
[2] 王宝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
[3] 毛东兴、洪宗辉,《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
[4] 田嫒主编,《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六、 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30%。主要考核对每次实验课的考勤和现场表现情况。
表1 课程考试考核与评价标准
一级考核指标 |
二级考核指标 |
三级考核指标 |
指标内容 |
分数比例 |
指标内容 |
分数比例 |
指标内容 |
分数比例 |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
实验 |
100% |
2.1平时 |
30% |
考勤、现场表现 |
100% |
|
|
|
完整性 |
25% |
4.1 20% 4.2 20% 4.3 20% 5.1 20% 5.2 20% |
规范性 |
25% |
正确性 |
25% |
数据分析 |
25% |
实验报告:70%。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评分。
1、数据完整性:实验数据应完整,每个实验需后附原始数据。缺少原始数据一项扣2分(车流量、2分钟A声级);数据缺单位的,1处扣1分。
2、内容完整性:实验内容应完整,应包含实验仪器、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等。缺仪器型号或型号错误,1处扣2分;完全缺少实验数据分析,一个实验扣8分;实验过程描述不清的,一处扣2分;
3、图表规范及完整性: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图表应规范,内容应完整。缺图表的,1处扣2分;图表看不清的,1处扣1分;图表有错的,1处扣1分;
4、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内容应完整及规范。实验数据处理有图有计算,但缺少文字分析,1处扣2分;描述错误或遗漏,1处扣1分;结论错误,1处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