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创建于1983年,前身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历经三十余载建设发展,于2006年获评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8月正式获批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中心教学实验室面积为2180.5平方米,配备专职管理人员5名,教学设备1645台,设备总值1734.2万元。科研平台272平方米,配备专职管理人员4名,2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50余台,设备总值超过4000万元。
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中心承担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安全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核心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支撑给水排水专业部分实验课程。年均开设23门本科实验课程,完成教学实验人时数47540学时,形成覆盖基础验证、综合设计到创新研究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中心依托雄厚的学科平台支撑,包括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环境科学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整合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等12个高水平科研平台,构建起"教学-科研-工程"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近五年学校累计投入专项资金逾千万元,持续增加和升级质谱仪、虚拟仿真系统、智能监测装备等前沿教学设施,推进实验项目体系化改革,重点打造学生科研创新平台。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依托本中心近五年学生团队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8项、省级奖项19项,包括"挑战杯"全国赛一等奖、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互联网+"国赛铜奖等标志性成果。并且,作为区域实验教学示范窗口,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多元互动平台。定期承办广州大学城校际实验技能竞赛,通过综合水质监测、污水处理模拟、仿真工程案例和实操考核,有效强化学生理论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面向社会搭建科普教育桥梁,年均接待中学生研学团组、企业技术骨干及兄弟院校参访团队逾500人次,通过专业讲解、实验演示和互动研讨,显著提升学科社会认知度与行业影响力。
通过四十余年的深耕积淀,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课程体系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构建起"基础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训练-科研素养提升"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领域输送了大批卓越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