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实验教学-> 教学大纲-> 正文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13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课程代码:TMP242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实验)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总学分: 1.5 总学时: 24学时

编写年月:20228 修订年月:20228

执笔:乔庆霞 课程负责人(签名):乔庆霞 专业负责人(签名):

一、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

1.课程简介:该课程是《环境监测》配套实验课,介绍水、大气、固体废物、土壤、噪声等环境污染物监测,重点是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项目的的测定原理、技术方法和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The experiments course is the supporting course of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cluding water, air, solid waste, soil, noise pollution monitoring, the focus is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echnical method and the monitoring 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2.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地表水域监测方案的制定,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监测断面布设、采样点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监测项目的确定等;

2.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能够掌握不同状态和浓度下污染物监测的基本原理,各种污染物监测过程的采样、保存、预处理、分析技术方法,能正确处理监测数据和表述监测结果;

3.能够掌握监测过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手段并用之指导监测全程。能够在小组中承担相应的实验任务,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与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安全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3. 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环境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3

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污染治理工艺和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优化等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1能够掌握 地表水域监测方案的制定,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监测断面布设、采样点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监测项目的确定等。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运用化学、化工、微生物、物理等相关领域的科学原理,制订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问题分解、设计实验、选用适合的研究仪器和设备、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2

对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准确说明问题的关键。

2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能够掌握不同状态和浓度下污染物监测的基本原理,各种污染物监测过程的采样、保存、预处理、分析技术方法,能正确处理监测数据和表述监测结果。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2

能够胜任团队成员的专业角色与责任,并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3能够掌握监测过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手段并用之指导监测全程。能够在小组中承担相应的实验任务,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与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安全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4.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的工程职业素养、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安全规范及工程职业规范;

2.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课内学时数

课内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任务

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

思政元素

1

6

校园内地表水域监测方案的制定

基础资料的收集、监测断面布设、采样点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监测项目的确定、分析测试方法等

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1、2、3

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各类法规、标准执行,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

2

3

牙膏中氟化物的测定

实验原理,氟离子测定仪的使用,标准曲线的绘制及牙膏中含氟量的测定和计算

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1、2、3


3

4

水中铬的测定

总铬和六价铬的测定原理,水样的预处理分光光度仪的使用,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水样的测定和计算

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1、2、3

君子慎独,勿将废液随意倒掉,要倒到指定的废液桶中

4

5

水样CODcr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测COD的方法原理及具体操作、计算

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1、2、3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实验中规范操作。

5

6

水样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测定原理、接种稀释水的配制、根据CODcr及水样来源确定稀释倍数、五天前水样和空白的溶解氧的滴定、五天后水样和空白的溶解氧的滴定、计算

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1、2、3


合计

24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监测

后续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

1. 讲解环境监测实验报告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监测项目的测定原理,现场讲解示范测量仪器、采样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

2. 讲解实验中容易出错和忽略的地方,并示范;

3. 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才能开始实验;

4. 实验中不断巡查,及时发现安全或操作等问题,纠正或示范正确做法;

5. 每一组实验结束后,需拿结果经老师审核签字后方能离开。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奚旦立 主编,《环境监测》,高等出版社,2019年出版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5]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 828—2017

[6]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87

[7]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 7484-87

、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指标内容

分数比例

指标内容

1考勤

10%

考勤

2实验报告

50%

完成进度及正确性

3操作技能

40%

正确及熟练程度

考勤评分标准

90-100

80-89分

70-79

60-69

60分以下

全勤

无旷课,迟到、早退情况<20%

无旷课,迟到、早退情况<40%

无旷课,迟到、早退情况<80%

有旷课,迟到、早退情况>80%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90-100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60分以下

报告完成进度(权重0.1)

提前完成

按时完成

按时完成

延时完成

补交

实验原理(权重0.2)

90%以上掌握

80%以上掌握

70%以上掌握

60%以上掌握

60%以下掌握

实验方法与步骤(权重0.2)

90%以上掌握

80%以上掌握

70%以上掌握

60%以上掌握

60%以下掌握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述(权重0.2)

90%以上正确

80%以上正确

70%以上正确

60%以上正确

60%以下正确

问题讨论(权重0.3)

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探讨,分析正确率90%以上

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探讨,分析正确率80%以上

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部分探讨,分析正确率70%以上

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部分探讨,分析正确率60%以上

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部分探讨,分析正确率60%以下或没有问题讨论

总分






实验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90-100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60分以下

熟悉实验原理、步骤,独立完成实验能力(权重0.3)

熟悉实验步骤,能独立完成90%以上内容

熟悉实验步骤,能独立完成80%以上内容

熟悉实验步骤,能独立完成70%以上内容

熟悉实验步骤,能独立完成60%以上内容

熟悉实验步骤,能独立完成60%以下内容

实验操作规范(权重0.3)

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达90%以上

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达80%以上

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达70%以上

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达60%以上

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达60%以上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权重0.3)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程度达90%以上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程度达80%以上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程度达70%以上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程度达60%以上

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程度达60%以下

与其他组员的合作协调能力(权重0.3)

能非常好地与其他组员沟通协调

能恨好地与其他组员沟通协调

能较好地与其他组员沟通协调

与其他组员沟通协调能力一般

与其他组员沟通协调能力较差

总分






版权所有 ‌©广东工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