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实验教学-> 教学大纲-> 正文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5-21

课程英文名称Safety Engineering Experiment 1

课程代码:TMP0308 课程性质:实验实习实训必修课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总学分数:2.0 总学时数: 32 学时

编写年月:2014年4月 修订年月:2022年4月

执笔:张孝春 课程负责人:张孝春专业负责人(签名):徐文彬

一、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系统工程、防火与防爆工程、安全人机工程三个实验模块。

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实验过程的实践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的锻炼,对学生深入观察实验现象,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定性或定量研究变化规律,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Course 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is a required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 for safety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three experimental modules: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 fire and explosion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safety man-machine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experimental principle, the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the subsequent data processing, it i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observe the experiment phenomenon, establish a reasonable physical model, qualitatively or quantitatively research the change law, analyze and judg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stimul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quality and ability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independently.

2教学目标

2.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文献综述和分析的能力,了解测量材料火灾安全性能数据和事故后果模拟软件的原理,掌握典型、基础的材料火灾安全性能测试方法,能够比较和选择研究路线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1)

2.2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并规范整理实验仪器的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预测和模拟复杂安全工程问题,并理解其局限性。(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5.2)

2.3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中的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9.2)

24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中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9.3)

3、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表1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毕业要求指标点5.2

毕业要求指标点9.2

毕业要求指标点9.3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教学目标5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2教学进度安排

序号

课内

学时数

课内教学内容

实验主要内容

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

1

4

事故树分析方法模拟

气体泄漏扩散模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模拟;事故原因逻辑关系的确定和事故树最小径集和最小割集的计算;事故原因逻辑关系的确定。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2

4

可燃物质氧指数测定

依据规范进行建筑材料的氧指数测定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3

4

可燃液体闪点的测定

开口闪点测定与闭口闪点测定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4

4

可燃物质水平垂直燃烧速率测定

依据规范进行建筑材料的水平垂直燃烧测定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5

4

材料燃烧产烟量的测定

掌握测定建材烟密度测定仪的基本原理,掌握烟密度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6

4

气体/粉尘爆炸参数测定

测点典型粉尘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爆炸特性曲线,得出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下限。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7

4

人机工程参数测定

掌握人体骨架、体重计、听觉实验仪、声级计、弧形视野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8

4

人机界面评价

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机器的显示终端、操纵装置和人机系统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价。

实验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教学目标4

合计

32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防火与防爆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消防工程

后续课程:工业特种设备安全、电气安全、毕业设计

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梁书琴等编著,《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中国地质出版社,2013年出版。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

共有八个实验,每个实验100分,最终成绩取八个实验的平均值。每个实验的成绩由预习情况、考勤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四部分考核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预习情况:20%。主要考核对所要进行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应用。

考勤情况:10%。主要考核实验人员是否按时到达实验场地。

实验操作情况:30%。主要考试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实验过程中有无不安全操作,实验后规整仪器情况。

实验报告考核:40%。主要考核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书面考试形式,主要题型为:选择、简答、案例分析等。

2、考核与评价标准

表4预习情况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优秀

(0.9-1)

良好

(0.8-0.89)

合格

(0.6-0.79)

不合格

(0-0.59)

明确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步骤;熟悉往届实验中经常出现的危险操作。

上述三项中有两项非常熟悉,剩余一项较为熟悉。

上述三项中有两项非常熟悉,剩余一项不够熟悉。

多于一项不够熟悉。

5考勤情况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10分

8-9分

6-7分

5分

0分

准时到课

迟到5分钟以内

迟到10分钟以内

旷课、补做实验

未做实验

表6 实验操作情况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优秀

(0.9-1)

良好

(0.8-0.89)

合格

(0.6-0.79)

不合格

(0-0.59)

非常熟悉实验仪器,正确操作实验仪器,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可以自行排除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和问题。

比较熟悉实验仪器,基本正确操作实验仪器,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可以排除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和问题。

基本熟悉实验原理及仪器,能操作实验仪器,实验数据要重新测量,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不熟悉实验原理及仪器

实验中出现危险操作、实验后未规整实验仪器,视情况严重程度予以扣分。

表7 实验报告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优秀

(0.9-1)

良好

(0.8-0.89)

合格

(0.6-0.79)

不合格

(0-0.59)

实验数据处理完整,正确,实验体会和创新点回答深刻。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探讨,有新意。

实验数据处理完整,但有部分错误,实验体会和创新点回答深刻。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部分探讨,较有新意。

实验数据处理不完整,但错误较多,实验体会和创新点回答简单,无新意,或者没有作答。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部分探讨,分析正确率40%以上。

实验数据处理不完整,错误较多,实验体会和创新点没有作答。围绕实验内容、结果或相关知识进行部分探讨,分析正确率40%以下或没有问题讨论

版权所有 ‌©广东工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粤ICP备05008833号